能源业、银行业和农业促进了中国与葡语国家的纽带

2009年12月28日

  中国澳门12月28日电-中国与葡语世界的经济合作经过十年的加速扩张之后,2009年又出现了能源业、银行业和农业领域的新纽带,尽管据预计2009年中国与葡语世界之间的贸易额将下降。

  原材料是中国与安哥拉(石油)与巴西(大豆)贸易的基础。今年年初,原材料价格的下跌导致中国与葡语国家之间的贸易额出现巨大的下跌。但是,下半年贸易开始复苏。

  中国海关总署的数据显示,今年1-10月期间,中国与葡语世界的贸易总额达502.3亿美元,较2008年(770亿美元,较2007年增长了66%)下跌了26%。

  如果再往前回顾,经济领域则会有更多原因来纪念澳门回归中国(1999年)十周年: 2003-2006年期间,中国与葡语世界的双边贸易额几乎增长了三倍,达340亿美元。

  去年,安哥拉成为中国在非洲最大的贸易伙伴,2009年,中国成为巴西的主要贸易伙伴。

  由于从石油税收收入下降,安哥拉经历了财政困难的时期,但该国的重建工作仍在继续。

  今年年底,安哥拉政府推出了“Camama基础设施开发项目”(罗安达),此项目将建设14.5万套住房,投资额达1.74亿美元,落入一个中国财团手中。 此外,中国的建筑公司还在安哥拉建设了大坝、公路,以及为2010非洲杯建设了体育场。

  今年,安哥拉与中国有了新的合作框架协议,旨在鼓励和促进中国和安哥拉企业的合作。

  据最近的数据,中国向安哥拉提供了45亿美元的贷款,支持安哥拉的重建进程,约50个中国大型公司和5万多中国公民参与了安哥拉的重建。

  然而,不管是能源业或是金融业,安哥拉正在日益成为一个外国投资商:在葡萄牙(葡萄牙石油和天然气公司、葡萄牙千禧银行、葡萄牙电力公司和Zon公司)或在几内亚比绍(铝土矿、布巴港)。

  据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贸发会议)称,安哥拉去年的外国直接投资总额达12亿美元,约是2007年投资额的4倍,这反映了石油收入前所未有地扩大。

  中国与葡语世界关系的另一个重要部分是农业。据研究员罗洛•奥尔塔称,安哥拉、莫桑比克和几内亚比绍可能会成为北京粮食供应的重要来源国。

  奥尔塔在6月份出版的一份研究中称:“中国对非洲的石油和其他矿产资源极有兴趣,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而将来中国对非洲大陆影响最大的也许会是农业和食品加工业”。

  为了促进安哥拉的农业生产,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已经开放了12亿美元食用额度的贷款。

  2010年,中国的第一个农业技术研究与转移中心将在莫桑比克启用,旨在把该国的水稻年产量提高5倍:从目前的10万吨提高到50万吨。

  巴西农业研究机构将在未来几个月内在莫桑比克建成一个办事处,负责协调一个1070万美元的项目,加强当地研究机构,让种子适应该地区的土壤和气候,保护自然资源,同时给当地的科学家进行培训。

  能源业方面,中国石化通过收购瑞士的阿达克斯公司,目前控制了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尼日利亚共同开发区四个区块的一半,圣普因此提升了中国在其外交政策中的重要性。

  巴西方面,巴油与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一个100亿美元的贷款合同,这将让巴油投资巴西东南沿海大储量油田的勘探。

  作为交换,巴油已保证未来的对华石油出口(第一年每天对华15万桶原油)。巴油对华出口的石油主要是重油,巴西当地的炼油厂不能正常处理重原油。

  此外,中国国银金融租赁有限公司与巴西航空工业公司签署了一项谅解备忘录,将向后者提供至少22亿美元的贷款,供中国的支线航空公司从巴西航空工业公司购买飞机。

  据“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另一个亮点是中国银行澳门分行正在通过与安哥拉和莫桑比克的国家银行签署协议构建金融网络。

  中国银行澳门分行助理总经理刘泽光称,也将通过与类似机构合作在佛得角与几内亚比绍建立网络。

  Geocapital公司正在建立另一个金融网络,在进入几内亚比绍、安哥拉和莫桑比克市场之后,今年通过佛得角经济银行进入了佛得角。

  (macauhub)

MACAUHUB FRENC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