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澳门5月31日电-美国著名智库詹姆斯敦基金会《中国简报》编辑萧罗素称,中国“恢复了”发展与巴西和其他南美国家关系的兴趣,合作领域从能源和原材料扩展至其他战略性领域。
萧罗素上周在《中国简报》上发展了一篇文章,分析了中国最近几周与南美国家达成的几项商业交易,特别是与巴西达成的交易。他说,“在全球金融危机大背景下,中国在拉美的行动显得更加引人注目。”
最大一笔生意是,挪威石油公司5月21日宣布,以31亿美元的价格向中国中化集团出售巴西佩雷格里诺油田40%的股份。
巴西正在逐渐成为重要的对华石油供应国。 中国石化集团公司(中石化)总裁苏树林最近透露,中石化今年计划从巴西石油公司(巴油)购买700万吨原油。
中国与阿根廷、委内瑞拉、以及该地区其他重要合作伙伴达成了类似的合作协议。
2009年11月,巴油与中国国家开发银行签署了100亿美元10年偿还期贷款的协议。 作为贷款的交换条件,巴油承诺向中国公司提供其产品及服务的优先购买权,并通过对华石油销售收入来还清贷款。
萧罗素强调指出,中国严重依赖能源进口,油价波动会对中国造成巨大的影响,因此中国正在积极寻求能源供应商多元化。
萧罗素在文中称,“虽然中国从拉美进口的能源还比不上从其他地区进口的能源,但是中国在阿根廷、巴西和其他国家的重大投资项目表明中国从拉美的能源进口将大幅提升。”
目前,中国最重要的能源来源地是俄罗斯与中亚、中东和非洲。
萧罗素说,“中国介入拉美并不仅仅是为了占领市场和获取初级产品,而且也包括战略方面的考虑。”
“巴西和阿根廷的若干高科技行业达到了相当高的发展水平,因此这两个国家是中国进军南美的重点。”比如,核能、航空航天和电信。
他说:“随着中国在外交方面越来越自信、越来越果断,中国与南美各国的战略伙伴关系不断深入发展”。这种关系的发展会对美国产生影响,因为美国一直是南美的主要合作伙伴。
根据巴西政府公布的数据,2009年,中国首次超越美国成为巴西最大贸易伙伴,今年1至4月,中国保住了这一地位。
(macau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