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安哥拉通讯社报道,预料本月(7月)安哥拉可收成自1975年独立以来首批棉花,数量将是象征性的242吨,其中200吨来自马兰热省、42吨来自南宽扎省。
安国1975年独立后,内战不断,棉花种植一直停摆;内战虽于2002年结束,棉花生产却一直没有恢复。
安国农业部“棉花复产计划”协调员、农业工程师Carlos Canza称,计划共在242公顷农地上播种,每公顷将产出10,000吨棉籽,并不足够应付全国纺织业的需求。
下一个农季,当局将投资5.3亿宽扎(安国货币),在上述两省播下30吨种子,预期可于2018年2月产出1,500吨棉籽。
Canza称,一家日本公司将在马兰热省Capanda农业加工区投资,在10,000公顷农地上种植棉花,预期每一农季可产出5万吨棉籽(每公顷产出5吨),这有助满足安国纺织业的需求。
Canza又提到另一个由安政府和韩国政府共同投资6,700万美元(平均分摊)的项目——在宽扎省内一片灌溉地种植棉花。
安哥拉的棉花生产始自1926年,1968年起,产量逐步由当年的1.5万吨增加到1971年的3.1万吨,更于1973年达到历史高峰的8.6万吨。
恢复安哥拉棉花价值链,始于安哥拉三座纺织厂——罗安达省的Textangue II、北宽扎省的Satec和本格拉省的Africa Têxtil——的复建、更新。它们分别涉及纺纱、织布和制衣三个工序。(macau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