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称,由于政治和经济前景不明朗,根据尚待确认的2018年最终统计,预期东帝汶非油经济增长率接近0.8%(2017年的对应数字为负4.5%)。
经济增长表现的改善,是2018年第四季度公共开支回升所致;而由于大米、烟草价格和学费水平上升,通胀率由2017年的平均0.8%上升至2018年的2.1%。
整体而言,预期2018年该国经济将为负8%,远差于2017年录得的负4.5%。
IMF于3月底对东帝汶进行考察后,发布《东帝汶第四条款磋商报告》,预期东帝汶2018年的预算赤字低于2017年(相当于GDP的19%),较2016年的相当于35%有改善。
预算赤字规模的下调,意味着从石油基金的提款大幅减少,使2017年的余额自2014年以来首次上升——尽管(由于外部金融市场环境变得严峻)2018年末数字下跌至约160亿美元。
《报告》提到“大日升”油气项目,其开发对东帝汶“构成重大的长期风险”,要求采取适当措施,尽量减低资金风险,但指出,东帝汶面对的主要课题是经济多元化。
《报告》说,“减低对公共领域的依赖方面,无甚进展,而在私营部门创造更多就业,将对公共融资、长期财务可持续性构成压力,并使人力市场的状况恶化”。(Macau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