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中国支持开发、安哥拉最大经济特区——“罗安达-本戈经济特区”(ZEELB)——将向私人投资者开放大部分地块,以帮助资源合理开发、刺激经济多元发展。
ZEELB最新的投资项目,来自中信建设有限公司(安哥拉)。该公司将投放4,000万美元兴建炼铝厂,以减低安哥拉对铝材的进口需求,为安国贸易收支平衡带来正面影响。
根据《经济学人》智库(EIU)最新一期有关安哥拉的报道,正当安哥拉受国际油价下挫影响,经济发展迟缓;“迄今安国政府仍高度聚焦国营企业,开始引入私人企业,可刺激非石油领域的发展”,上述投资“是正面的一步”。
ZEELB占地8,300公顷,自2011年起,一直由安哥拉国家石油公司(“安国油”)管理。今出售73块用地中的53块,希望可缩减成本、提升效率。
EIU称:“出售地块,短期内可创造收入、减低营运成本——尽管这会削弱长期收入。”
EIU又称:“此举符合政府在面对油价急挫而采取的、更宽的应对措施,包括吸引人才和私人资金,拓展非油产业,创造更多就业。”
获中国参与信贷支援的ZEELB项目,旨在支持安国经济多元发展,向进入园区的企业提供电力、道路、海关清关、行政手续和税务等方面的优惠条件。
项目已吸引若干企业到ZEELB,并创造5,000个就业岗位,但据EIU称,在企业面对经济和财政逆境的情况下,各单位只是半空置或完全空着。特区内的企业涵盖工程、金属容器、水龙头、塑料袋、电镀,以及家具和床垫等领域。
6月份颁布的总统令明确,ZEELB可于8月底前向拥有资本、技术和足以支撑行业技术发展的私人企业出售地块。
2006年,中非合作论坛的宗旨之一,是优先考虑“在成员国家创立多达50个经济特区”这一具体目标。该目标目前正在落实中,根据中国商业部的数字,中国企业在其中16个经济特区共投资了7亿美元。
里斯本经济管理学院最近发表名为《经济特区在非洲国家发展和中国外商直接投资中的角色》的研究报告,研究员Fernanda Ilhéu和Hao Zhang指出,过去35年,经济特区已经在“诸如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海南、上海等中国省份和城市起到决定性作用,非洲国家应从相关经验中学习”。(macauhub/AO/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