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主题,是扩大全球贸易。博览会期间,有关方面签署了一系列有利澳门作为葡语国家与中国之间贸易平台的协定。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11月5日博览会开幕式上呼吁“坚决反对保护主义,单边主义”、不断减少贸易壁垒,同时呼吁“改善供应链”,共同刺激市场需求。本届进博会于11月10日结束。
习近平说,各国应该“拆墙”不是“筑墙”;透过“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已经和137个国家、30个国际组织签署了197项协议。
本届进博会有来自181个国家和地区约3,800家公司参展。法国总统马克龙亲率代表团参展,是发达经济体中规格最高的代表团。
在博览会举行期间,“中国与葡语国家商贸合作服务平台推介会”周三在上海举行,葡国驻沪总领事Israel Saraiva(代表该国驻华大使)出席了会议,同时出席的,还有“澳门贸易投资促进局”执行委员会主席刘关华、澳门特区政府经济财政司梁维特。
是次所签协议中,由澳门商人伍志伟拥有的葡国红酒商Quinta da Marmeleira与中国国有“南光集团”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有助葡国葡萄酒打进中国大陆市场。
“查尔斯顿集团”(Charlestrong)总裁Charles Shi表示,旗下“查尔斯顿咖啡”已与“帝汶环球”(Timor Global)签署协议,从东帝汶采购咖啡,然后在澳门加工。
Charles Shi在“第24届澳门国际贸易投资展览会”(MIF)上展示了“查尔斯顿咖啡”所属“Café Dilly”的样品。他说:“初期的产量不大,主要集中在澳门市场,未来会扩展至中国内地。”
此外,来自澳门的CESL亚洲也强化了与中国银行的农业项目协议。
在本届进博会之前,“海外国家银行”就与澳门贸促局签署了协议,携手促进葡语国家与中国之间贸易。
澳门“大西洋银行”(BNU)执行委员会主席Carlos CidÁlvares告诉Macauhub,该协议预期透过互相推荐措施,物色不同国家企业之间结伙、精简业务流程、保证贸易货款的付支。(Macau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