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Yichao Li和Mário Barbosa Vicente说,中国近几十年来与大多数葡语国家所签署的战略伙伴关系协议,是“一带一路”倡议背后的推动力量。
两位学者在最近出版的《一带一路倡议:古代模型的当代发展》一书的其中一篇文章中指出,全球九个葡语国家中,有五5个已和中国建立了“一带一路”相关战略伙伴关系,它们是葡萄牙、莫桑比克、东帝汶、安哥拉和赤道几内亚。
其余四个葡语国家中,巴西、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圣普”)已和中国签订战略伙伴关系协议,但迄今仍未签署“一带一路”相关合作文件;佛得角仅与中国有“一带一路”合作项目,而几内亚比绍(“几比”)则尚未与中国签署上述任何一种协议。
他们说,以巴西为例,与中国的伙伴关系已有超过20年,合作的深度和广度持续加强。尽管两国尚未就“一带一路”形成正式合作框架,“但不少合作领域均与‘一带一路’的主要概念一致”。
几比政局不稳,拖慢了该国与中国“建立伙伴合作关系的进程”,而佛得角和中国正建立正式伙伴合作关系。
圣普尚未与中国签署任何合作文件,须“花一点时间”在各个领域深化合作关系。
文章作者根据各份相关联合声明,以葡语国家的案例分析三类伙伴关系,发现“很明显,建立伙伴关系是一个需要一点时间的动态发展过程”。
作者们称:“可以说,与中国建立的伙伴关系与‘一带一路’有正向联系——两者互相促进。”
在文章中,作者们还提请读者注意“不仅要留神诸如政治、经济和能源等有形领域的发展与合作,也应留神诸如教育、文化和意识等无形领域人与人之间的接触和联系”。
《一带一路倡议:古代模型的当代发展》一书由Palgrave MacMillan编辑。对两位出版协调人——Francisco Leandro和Paulo Duarte——来说,“中国政府发起的这项倡议还有一个额外的贡献:一个由多条有形的和无形的丝绸之路组成的机构体系,例如“Sahel丝绸之路””、“冰上丝绸之路”、“巴尔干路线”、“数字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文化发展带”、“绿色丝绸之路”、“信息丝绸之路”以及“太空丝绸之路。”(Macauh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