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人员Yichao Li和Mário Barbosa Vicente说,中国近几十年来与大多数葡语国家所签署的战略伙伴关系协议,是“一带一路”倡议背后的推动力量。
研究人员Yichao Li和Mário Barbosa Vicente说,中国近几十年来与大多数葡语国家所签署的战略伙伴关系协议,是“一带一路”倡议背后的推动力量。
2018年,巴西和佛得角是引入改善商业环境措施最多的国家之一,但仍难阻止它们在“世界银行”发布的环球商业环境指数排名榜(共190个国家/地区)位置的下降。
圣多美和普林西比(“圣普”)贸易投资促进局(APCI)局长Rafael Branco称,APCI将跟进第十四次“中国与葡语国家经贸合作企业家会议”初步谈成的10多个潜在项目。
澳门“大西洋银行”(BNU)首席执行官Carlos Cid Álvares称,澳门若要在大湾区发展找到自己的位置,其多元经济发展须建基于它与葡语国家之间的独特关系。
根据德国物流巨头“DHL国际”最新公布的“全球连通性指数”排名,莫桑比克的全球连通性已超越预期;另一方面,东帝汶是唯一录得竞争力较前一年度高的葡语国家。
“澳门大西洋银行”(BNU)首席执行官Carlos Cid Álvares告诉《澳门论坛报》(Tribuna de Macau),BNU正设法增加对澳门超过4万中小企的支援。
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高燕称,自2003年“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中葡论坛”)成立以来,中国与葡语国家之间的贸易量增加11倍,当中,中葡论坛在中国的全球化进程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
“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中葡论坛)常设秘书处秘书长徐迎真在接受葡文报章Journal Tribuna de Macau(《澳门论坛日报》)访问时称,中国在葡语国家的投资已达500亿美元。
“中葡合作发展基金”(“中葡基金”)董事长迟建新在葡萄牙里斯本称,基金已正式向中国和葡语国家的商业合作项目批出资金,但若要深化“新时期”的丝路合作,还须创新的金融机制。
根据“世界银行”最新发布的《营商环境报告2018》(《报告》),所有葡语国家的营商环境在2016-2017年度均有改善,其中尤以佛得角排位最高,而以安哥拉的排名进步最大。
“中葡合作发展基金”(“中葡基金”)的总部移师澳门,以及“一带一路”倡议的推动,使澳门作为中国与葡语国家间的平台角色,如今有了新的视角。
2月21日(周二)在里斯本举行、题为《澳门: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关系的桥梁》的国际会议,将见证中国与葡语国家之间的双边或三边关系新局面的开始。MacauHub是会议的媒体合作伙伴。
一个名为“新丝路之友协会”(“协会”)的团体本月在里斯本正式成立,宗旨是探讨由中国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将为葡语国家带来何种机遇。研究将于2017年展开。
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中葡论坛”)第5届部长级会议的召开,是2016年中国-葡语国家关系的亮点,它突出了澳门特别行政区、人民币和产业合作的重要性。
诸如几内亚比绍(“几比”)和佛得角等葡语国家尽管经济体量较小,但经济活动比较多元,在2016年预期经济增长表现的研究中脱颖而出,数字较诸如安哥拉等较依赖大宗商品出口、经济体量较大的葡语国家为佳。
分析师David Dodwell在香港《南华早报》发表文章称,出席“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中葡论坛”)第五届(2016年)部长级会议的官员级别较往届高,反映了葡语国家在中国涉足的全球经济领域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